close

惠民醫院/吳蕙君 臨床心理師

神經系統從胎兒時期便開始發展,孩子呱呱墜地後,仍不斷的成長;除了突觸增強神經元彼此間的連結,髓鞘的增長也加快了傳導的速度與穩定性。孩子透過動作以及感覺器官探索環境,由一開始的反射動作逐漸轉向目的性的行為,逐漸累積經驗與知識。隨著不斷的觀察、嘗試、模仿,形成歸類與概念,進一步開始學習問題解決以及邏輯性的思考。當我們看見小寶寶可能拿起東西就往嘴巴裡頭嚐一嚐、舔一舔,或者是敲敲打打朝遠方丟;在安全的前提下,可以先不要急著阻止,這可能是小寶寶嘗試認識世界的方式呢。

學齡前的孩子開始能夠使用語言以及符號來表徵外在的事物,發展心理學家皮亞傑(Jean Piaget, 1896-1980)將這段時期(大約落在二到七歲幼兒階段)稱為前運思期(Preoperational Stage),此階段的孩子思考邏輯仍然不太清楚,思考特性較自我中心,較難以別人的觀點來看待問題、看待事情的角度只有單一層面、偏向單向式的思考。例如:此階段的孩子面對父母的離異時,因其思考的特性,可能會更容易覺得:「是不是我不乖,所以爸爸不要我了」。當我們更了解孩子在不同階段可能的特性,其實也能更加了解為何孩子當時會這麼做、這麼想,也可以進一步藉由共讀繪本或是相互討論的方式加強孩子思考的廣度與深度。

筆者與許多爸爸媽媽接觸的經驗可以觀察到,認知層面的發展常常是父母很關注的部分,除了擔心有沒有落後他人外,更擔心「輸在起跑點上」。這方面的擔憂往往反應在玩具的選擇以及假期生活的安排上。然而,成長有它自己的步調,除了生理成熟度的到位,還需講求生活經驗的配合。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曾以《種樹郭橐駝傳》暗喻自己對於為官治民的看法;儘管時空背景更迭,以同樣的描述來說明面對孩子的成長所採取的立場仍然相當貼切。故事中的主角橐駝以種樹為職,種出的樹高大茂盛、果實肥碩。人們向橐駝請教種樹的秘訣,橐駝這麼說:「我只是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樹根舒展、培土均勻,移樹時根部留一些舊土、搗土要細密,如此做了以後就擱在一旁,如同丟棄他一般,不要再動他,如此就能讓樹木順著他的本性成長罷了。有些種樹的人沒有做到這點,或者是擔心過了頭,早晚摸摸看看、甚至搖動樹來看種的扎不扎實、抓破樹皮來檢驗樹的死活,如此一來,雖然表面上是愛它,其實是害了它。」

回過頭省視孩子的成長,筆者很喜歡一位媽媽所說的,她說以前自己很急,總覺得孩子怎麼進步的這麼慢,慢慢跟著孩子的步調走了一段後,才發現「慢慢走的風景其實也不賴」。孩子的成長進程有快有慢,也許我們常常有「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的感受;但請也一定要記得,當我們能夠看的見孩子的特質與優勢,能夠當孩子的知音,也代表你正在用自己的行動教導孩子一種正向欣賞自己的態度,這會是他未來面對逆境時不可或缺的養分。

 

參考文獻:

1、謝冰瑩、應裕康、邱燮友、黃俊郎、左松超、傅武光、林明波

             黃志民(2012)新譯古文觀止。台北:三民出版社。

2、Jeffrey, J. (2008). Child Psychopathology.New York: McGraw-Hil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澎湖馬公惠民醫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